文艺信息
全会精神大家谈|银川文艺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集锦(一)
发布时间:2025/11/17 15:33:54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植根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潮流,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为进一步引导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学深悟透做实全会精神,银川文艺界将分期推出我市文艺工作者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心得体会,以期达到促进学习,加强交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推动工作的目的。


践行文化使命 凝聚奋进力量 书写文化强国建设的文艺篇章

银川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 熊军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党中央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全会通过的《建议》,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历史方位,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对未来5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为做好“十五五”时期各项工作、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提供了科学指南。全会立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提出“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这一目标,部署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任务,为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建设指明了目标方向,阐明了路径方法。下面,结合文艺文联工作实际,我围绕“践行文化使命、凝聚奋进力量,书写文化强国建设的文艺篇章”作交流发言,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高举思想之旗,引领文艺文联事业前进方向。全会明确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具体到文艺文联工作,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最重要的就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为广泛凝聚起文艺领域智慧力量树立“精神旗帜”。一是做好融会贯通的文章。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与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相结合,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相贯通,通过原原本本、全面系统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关于《建议》的说明和重要讲话精神,吃透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二是做好由点及面的文章。自觉发挥文联机关带头作用,抓紧抓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干部集体学习等各类各级理论学习,真正做到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多悟一分。同步抓好主席团成员、理事等文艺界代表的培训教育,以各协(学)会换届为契机,持续推动理论武装向基层延伸,向文艺工作者覆盖。三是做好转化提升的文章。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对标对表全会提出的新部署、新任务、新要求,准确把握文艺文联工作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坚定扛牢新的文化使命,谋深谋实文艺文联事业“十五五”时期发展任务和思路举措,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区、市党委工作安排落实落地。


       二、立足中心大局,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更高要求。作为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围绕党的中心任务鼓与呼,既是文艺战线的应尽之责,也是确保文艺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发展、永葆生机活力的应有之义。在开启“十五五”新征程的关键时刻,文艺工作者更要主动入位、主动作为,把文艺所长与大局所需结合起来,切实做到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在哪里,文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什么,文艺工作就重点反映什么。一方面,要聚焦“三都五基地”“两地五中心”“三新”产业发展等主题,通过加大组织化创作力度、举办“湖城之夏·银川之秋美术摄影展”展览展赛等形式,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经济社会发展现场,挖掘素材、发现题材,以文艺的方式加大对银川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发展环境、精神风貌的宣传推介,把我市加快推进“双示范市”建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银川篇章的火热实践描绘好、记录好、展现好。另一方面,要围绕银川特有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长城、边塞、丝路等多元文化,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价值和优秀因子,持续解码古城银川的文化自信样本,做好艺术与技术的对接,创作推出植根中华文化沃土、标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优秀文艺成果,不断提升“塞上湖城 大美银川”美誉度、知名度。


       三、坚持以文化人,满足人民群众更高期待。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文化强国之‘强’最终要体现在人民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文化修养上。”这与全会提出的“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目标是一脉相承、紧密衔接的。对文艺工作者而言,就是要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以更高质量的文艺供给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旋律,持续推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结合摄影、书画、舞蹈、戏剧、脱口秀等深受群众喜爱的艺术门类,推出更多陶冶情操、寓教于乐、雅俗共赏的作品,进一步滋养人民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涵养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同时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平台渠道,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艺展演展示新机制,实现优秀文艺作品与群众“面对面”“屏对屏”。要以文艺志愿服务为主抓手,统筹全市文艺资源,利用重要时间节点、重大节庆和传统节日等,组织文艺工作者开展慰问演出、文艺支教、培训讲座、笔会写生、采风创作等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推动优质文艺资源直达基层、常下基层、长在基层。要以各类基层文化空间为主阵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乡村广场、农家书屋等阵地,加强对社区、村镇群众文化团体、文艺爱好者的培育和建设,组织开展群众歌咏、剪纸、诗歌、舞蹈等文体活动和民俗活动,通过提供辅导教学、搭建展示平台等,带动群众在文化生活中当主角、唱大戏。


       笃行而致远,惟实而励新。市文联将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区、市党委工作要求,立即行动、全力以赴做好全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各项工作,更好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斗志,团结引领广大文艺工作者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实现“十五五”规划目标任务贡献智慧和力量。


银川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李德超


深入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 奋力书写银川文艺新篇章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就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其中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出的明确要求,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文艺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银川市文联领导班子成员,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必须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实质,紧密结合银川市文艺发展实际和当前文联换届筹备工作要求,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艺术追求,推动全会精神在银川文艺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深化认识,把握精髓,深刻理解四中全会对文艺工作的新要求


       四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深刻揭示了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对于银川文艺界而言,学习贯彻全会精神,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到文艺工作在凝聚人心、涵养文明、服务大局中的独特作用。必须始终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创作导向和价值取向,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文艺创作生产,确保银川文艺事业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前进。要深刻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当前,银川市正致力于“双示范市”建设,文艺工作更应主动融入大局,通过生动的艺术表现和精湛的创作成果,展现银川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软实力,为“双示范市”建设注入强劲的文化动能。


       二、立足本职,守正创新,谋划推动分管工作实现新突破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特别是结合正在有序进行的文联换届筹备工作,我将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文联工作的具体思路和实际行动,在守正创新中展现新作为。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不仅自身要学深悟透,还要积极组织引导分管领域和协会的文艺工作者深入学习,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不断增强繁荣发展银川文艺事业的信心和决心,为换届工作营造团结奋进、风清气正的良好思想氛围。


       二是聚焦创作生产,推出精品力作。紧紧围绕“双示范市”建设的生动实践和银川独特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特别是黄河文化、移民文化、西夏文化等特色资源,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潜心创作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彰显银川特色、展现时代风貌的优秀文艺作品。要创新创作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在分管领域内积极搭建创作采风、研讨交流、展示展演等平台,激发创作活力。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培育优秀人才。以换届为契机,配合主要领导和班子,进一步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特别要关注青年文艺人才的成长,通过培训、项目扶持、宣传推介等方式,为他们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文艺银军”,为银川文艺事业长远发展奠定坚实人才基础。


       四是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服务效能。积极探索符合文艺规律和时代要求的工作方式。善于运用新媒体、新技术等方式拓展文艺传播渠道,提升文艺作品的传播力、影响力。加强文联自身建设,特别是以换届为新的起点,思考如何进一步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增强文联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影响力,真正把文联建设成为温暖和谐的文艺工作者之家,更好地团结引领广大文艺工作者为银川文艺繁荣和“双示范市”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下一步,我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文联党组的带领下,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强大动力,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恪尽职守,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努力开创分管工作新局面,为谱写银川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银川书画院院长  范彦奎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文艺工作的要求,植根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厚土壤,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明确了新时代文艺“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为专业文艺机构指明了前进方向。银川书画院作为银川书画艺术创作、研究与交流的主要阵地,其“艺术创作、人才培养、理论研究、文化交流”的本职职责,与全会精神高度契合。深入践行全会要求,既是书画院彰显文化担当的必然选择,更是推动地域文艺繁荣、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关键路径。一是要将坚守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方向。全会强调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书画艺术作为最具群众性的艺术形式之一,唯有始终把人民作为创作的源头活水,才能让作品拥有持久生命力。二要在创作实践上,紧扣时代主题和地域特色,着重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社会发展变迁、塞上湖城美景等时代主题,创作出反映时代精神、彰显塞上风骨的优秀作品。三是在文化传播上,要经常开展“书画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公益活动,通过展览巡展、现场创作、艺术讲座等形式,拉近书画艺术与群众的距离,落实全会“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对外要加强与全国书画院和艺术机构的交流合作,讲好宣传好塞上湖城大美银川的文化故事。


贺兰县文联主席 邓晴


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引领   推动贺兰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其中明确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为贺兰县文艺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贺兰县文联主席,通过深入学习全会精神,我深受启发、倍感振奋,现结合文联工作实际,谈几点学习体会和下一步贯彻落实举措。


       一、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增强文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文艺事业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十五五”这一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作为宣传文化系统单位,要迅速响应、主动作为,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与深入推进文艺文联建设和创新发展结合起来,与认真做好今年工作、科学谋划好明年工作有机衔接,切实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努力开创全县文联工作新局面。


       一要坚守正确政治导向,压实意识形态责任。要坚持正确基调与导向,统筹运用“贺兰文艺”公众号等平台,推出贺兰县文艺工作者热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系列内容,积极营造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及协会班子成员的“头雁效应”,带领各文艺家协会主席团成员、理事等,通过宣讲会、专题培训班等,坚持原原本本学,不折不扣学,确保宣传取得实效。二要深化理论武装,逐层推进学习。充分发挥文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引领作用,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研讨、文艺界联动学习等多种形式,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各协会深刻领会全会精神的内涵,推动全会精神深入文艺界各领域,尤其加强对青年文艺工作者及“文艺两新”群体的思想引领。


       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文艺创作与实践


       二、立足贺兰实际,以文艺展现贺兰特色和发展成就


       站在新起点上,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努力创作更多反映贺兰县人民生活、体现贺兰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开展更多惠及群众、贴近大众的文艺活动。


       一要聚焦乡村振兴,展现乡村新貌。准确把握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以“文艺赋美”为抓手,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乡村,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创作一批反映乡村新变化、新风貌的文艺作品。通过文学、摄影、绘画、音乐、舞蹈等文艺作品描绘乡村的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乡风文明等方面的成就,用艺术形式展现乡村美丽风光和群众奋斗精神,携手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二要挖掘历史文化,传承贺兰文脉。要加强对贺兰县历史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入文艺创作中,以贺兰山岩画、百瑞源·殷红子熟枸杞庄园、葡萄酒庄等为题材,创作文学、书画、摄影、影视作品等,让更多的人了解贺兰县的历史文化,增强贺兰县的文化软实力。三要服务文旅融合,展现贺兰活力。要紧扣贺兰县湖光山色,鱼米之乡的独特优势和文化底蕴,围绕黄河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等本土资源,持续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传承·我们的节日”等文化文艺志愿服务、文化惠民活动,以文艺凝聚共识、润泽人心,助力地方文旅高质量发展。


       三、加强文艺队伍建设,提高文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全会提出,要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对于文艺工作而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文艺人才队伍是推动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关键。


       一要搭建平台,为文艺工作者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充分发挥文创基地优势,积极搭建文艺创作展示平台,举办各类文艺展览、演出、比赛等活动,为文艺工作者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同时发现和培养一批优秀的青年文艺人才,激发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和创新能力。二要加强引导,培养文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要重点利用协会换届、全委会等会议,加强对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创作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文艺作品。三要强化行业建设,在建强文艺队伍上取得新成效。要统筹完善文艺人才发展布局,重点培养名家大师、青年领军人才、基层文艺人才和“文艺两新”人才,构建梯队递进的文艺人才体系。同时优化会员服务管理,充分发挥文联“文艺工作者之家”作用,让广大文艺工作者感受到家的温暖。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行风建设,倡导德艺双馨,培育风清气正的文艺生态。


兴庆区文联主席   陈尚碧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围绕文化强国建设作出的战略部署,明确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要求,为基层文艺工作锚定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面对新征程、新使命、新任务,必须坚持思想引领,以创新精神推动文艺发展,组织开展多元素、系统性的文艺活动,用文艺作品引导广大群众唱响主旋律,凝聚新时代奋进的磅礴力量。 


       一、坚守意识形态引领的政治根基 


       全会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对基层文联而言,就是要把思想政治引领贯穿工作全过程。文艺队伍涵盖专业创作者、民间艺人、新文艺群体等,人员构成多元,更需通过精准化、接地气的学习引导,推动全会精神进协会、进乡村、进文艺阵地等各个领域。要让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刻认识到,基层文艺不仅是文化惠民,更是凝聚人心、传播正能量的重要载体,必须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创作和发展。


       二、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全会提出“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这正是文联工作的核心使命。群众对文艺的需求更贴近生活、更注重实效,无论是乡村的文化广场、社区的活动中心,还是校园的文化课堂,都是文艺服务的主战场。基层文艺工作必须为人民服务,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地区发展变化、传递群众心声期盼,让文艺真正走进千家万户。要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城市更新、基层治理等主题广泛开展“创文化”行动,组织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采风活动,用画笔、镜头、声音“讲述兴庆好故事、传播兴庆好声音”,用文艺作品记录银川老城的时代变迁。


       三、紧扣文化赋能发展的实践要求


       全会明确“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就是要推动文艺与地方发展深度融合。兴庆区文联要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深挖银川老城历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通过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文旅融合,让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兴庆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硬实力,让文化赋能转化为基层文艺工作的生动实践。


       四、创新开展文联工作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擘画了宏伟蓝图,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兴庆区文联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立足实际、守正创新、精耕细作,带领各协会广泛开展“送文化”“创文化”“种文化”“育文化”行动。让文艺创作更接地气、文艺服务更暖民心、文艺发展更具活力,用笔墨光影续写兴庆发展新篇章,为兴庆区争创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建设宜居宜业美丽幸福兴庆贡献文艺力量。


银川市摄影家协会主席  勉春红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节点,为新时代文化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特别就“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作出重要部署。作为一名摄影工作者,我倍感使命光荣、责任在肩。摄影既是记录时代的载体,也是传递精神、凝聚共识的艺术语言,摄影创作必须自觉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用镜头呈现壮阔的国家征程与温暖的人民生活。


       全会精神启示我们,摄影创作不仅要追求艺术高度,更要兼具思想深度与情感温度。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是深入基层,用心用情创作。坚持“畅通社会流动渠道,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不动摇,深入到工厂车间、乡村田野、城市街巷,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感受,从真实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和营养,使作品更具烟火气,也更富有感染力,组织引导会员用影像讲好中国故事、银川故事。二是服务群众,推动文艺惠民。积极参与文艺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开展摄影培训、组织公益拍摄等活动,让更多人享受到摄影的乐趣,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特别是要关注老年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通过摄影为他们带去温暖和关爱,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三是培养人才,壮大摄影队伍。摄影事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摄影人才培养已成为摄影事业发展的战略任务。要打破门户之见,摒弃论资排辈,善于发现、培养和扶持青年摄影人才,为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和成长发展的空间。同时,做好对基层的摄影辅导,不断壮大摄影队伍,激发摄影创新活力。四是构建现代传播体系,提升传播效率。积极探索“互联网+摄影”模式,拓宽传播路径,使摄影作品更快捷、更广泛地传播给受众。不断尝试利用主流媒体、文艺界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兴渠道,拓展摄影作品的传播边界,创新作品呈现方式;建立线上线下融合的展览机制,打破时空限制,让更多人能够欣赏到优秀摄影作品。通过这些创新举措,有效提升摄影艺术的传播效率和影响力。


       作为银川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我将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作为长期重要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团结引领银川市摄影工作者和新文艺群体,通过聚焦时代主题、坚持守正创新、扎根人民生活、强化传播交流等方面,用心打造更多有筋骨、有温度、有力量的摄影精品,为推动新时代摄影事业繁荣发展、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银川摄影家力量。


银川市舞蹈家协会主席   姬常虹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以舞为笔绘就时代新篇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历史方位,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擘画了未来五年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对于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具有重大深远意义,同时也为银川市舞协的创作、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接下来我谈几点认识体会。‌


       一、深刻领会全会精神,把握文艺工作新方向‌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文艺工作提出“以人民为中心、守正创新、培根铸魂”的明确要求。舞蹈作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用肢体语言传递党的声音、展现民族精神。银川市舞蹈家协会将深刻把握“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的定位,以舞蹈为媒介,讲好中国故事、宁夏故事、银川故事,让艺术创作既扎根生活沃土,又彰显时代高度。‌


       二、以创新为引擎,推动舞蹈艺术高质量发展‌‌


       创作上聚焦“三个结合”‌:结合银川本土文化,挖掘黄河文化、移民文化、红色文化、枸杞文化等元素,创作《岩话》《黄河北流》《黄河边的尕娃子》等具有地域特色的舞蹈作品;结合重大主题,围绕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生态文明等题材,推出《盛夏的甜蜜》《黄河岸边稻花香》等现实题材作品;结合青年群体需求,创新街舞、国风舞等表现形式,打造《青春·启航》等青年文化品牌。‌


       传播上用好“三个平台”‌:线上平台: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开展“云上舞动”展演活动,扩大受众覆盖面;线下平台:举办“银川舞蹈艺术周”“社区舞蹈大赛”等活动,让舞蹈走进千家万户;国际平台:依托“一带一路”节点城市优势,组织舞蹈团赴海外交流,展现中国舞蹈魅力。‌


       人才上实施“三项计划”‌:“青苗计划”:与高校合作开设舞蹈创作班,培养青年编导人才;“名师计划”:邀请国内舞蹈名家来银授课,提升本土演员艺术水平;“惠民计划”:组织舞蹈志愿者深入基层,开展“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送舞下乡”等公益培训。‌


       三、以实干为底色,展现文艺担当‌


       银川市舞蹈家协会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来年内完成10部原创舞蹈作品创作,其中3部入围省级以上展演;开展“舞蹈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活动30-40场次,惠及群众超万人次;建立“舞蹈人才库”,吸纳会员200人以上,打造一支“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舞蹈队伍。


       作为新任主席,我将以传承为基‌、以创新为翼‌、以服务为本‌三大宗旨,与全体成员携手并进,共同书写舞蹈家协会的新篇章。


       舞蹈是流动的诗,是时代的画。银川市舞蹈家协会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以舞为媒、以艺传情,让舞蹈艺术在塞上大地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银川书画院书画家许金平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几点思考 


       古人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做为一名文艺工作者,通过参加银川市文联组织的关于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特别是读到文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等铿锵有力的文字,心中深受鼓舞,倍感振奋,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工作任务和发展方向。   


       一是加强学习,创新思维。通过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用这一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把这一思想与创造优秀作品相结合,同时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用互联网思维与文化创作结合起来,不断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下功夫。


       二是立足本土,潜心创作。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严肃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讲品位、重艺德,拒绝浮躁,静心积累,要紧紧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市委的中心工作和宣传主题进行创作,在激发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上下功夫,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本土文化,从实践中汲取鲜活素材,书写美丽银川的最强音,用诗词书法等文艺形式讲好银川故事,以丰富的文化佳作启迪群众思想,温润心灵,全方位地展示银川形象,突出建设美丽银川的创新成果,创作出精益求精的反映新时代的书法作品,为大美银川增绿添彩。   


       三是深入群众,传播正能量。积极参加各类文艺志愿服务活动,使文化更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文载道,以文传声,让群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参加校园文化志愿服务,加强对青少年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纾解,进一步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优秀诗书作品发表和主题创作,加强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力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扫一扫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