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在全社会进一步掀起学习先进模范的良好氛围,银川市文联组织作家对近年来银川市获得国家级、自治区级、银川市级等不同层次先进模范个人代表的事迹,通过文学的形式进行生动鲜活的表现,以期达到引导大家尊崇模范,树立良好价值尺度,推动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的目的。为此,银川市文联在银川文艺界网开设“学习宣传先进模范”栏目,分期将我市作家创作的宣传先进模范的文学作品进行刊发。
本期宣传道德模范:杨彦锋,女,44岁,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公交公司公交车驾驶员。在20多年的驾驶生涯中,她所驾驶的102路是银川市公交发车最早、收车最晚、班次最多、线路最长、客流量最大的一条线路,她在车里设置了便民箱,准备了针线包、口罩、雨披等物品和晕车药、创可贴、速效救心丸等药品,并根据季节变化适当调整,用温暖亲情营造“车厢家庭”。她总结出一套“五心工作法”,即对待老年乘客热情细心,对待儿童乘客呵护关心,对待外地乘客真诚耐心,对待特殊乘客尊重暖心,对待普通乘客和气贴心。她的“五心”服务,让乘客如沐春风。她始终把乘客满意作为标准,用热心、诚心、细心、真心服务乘客,安全行车百万公里零事故、零投诉,给同事无私分享节能降耗开车经验。她所在的公交车组和线路打造了“102路品牌线路”和“102路劳动模范专线”,成为示范引领服务民生的前沿阵地,成为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劳模精神的“活动阵地”和流动的风景线。2024年9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图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杨彦锋
塞上女子,铿锵玫瑰
文/杜清华
三月春雪未消。贺兰山麓仍然裹挟着料峭寒意,黄土地上的枯草还在风中凌乱,但黄河水已悄然解冻,蜿蜒如银色丝带浸润着河套平原。呼啸的北风卷起腾格里沙漠的细沙,却在灌渠纵横的农田前收敛锋芒——纵横交错的防护林带筑起绿色长城,湿润的泥土间嫩绿麦苗刺破冻土,枸杞枝头萌发绛紫色新芽,与远处苍黄的戈壁形成鲜明对比,恰似一幅泼墨山水中的工笔细描。塞上春色,既有“忽如一夜春风来”的酣畅,又带着“润物细无声”的缠绵。当贺兰晴雪化作灌溉万顷良田的甘露,当沙漠驼铃伴着黄河涛声共奏春曲,这片土地便完成了最动人的季节叙事——荒凉与丰饶在此和解,粗犷与柔美在此共生。在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有一位平凡而独特的女子——杨彦锋,她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的一名普通女司机,但她的事迹却令人感动。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爱心和奉献精神。她多次被评为“优秀驾驶员”和“文明服务标兵”,并荣获“宁夏回族自治区道德模范”称号。2024年9月获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她的故事被媒体报道,成为宁夏乃至全国的榜样。
用心用情,车厢如家
杨彦锋从事客运工作多年,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每一次出车任务。20年如一日。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节假日,她都坚守在岗位上,确保乘客安全到达目的地。她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保持车辆整洁,为乘客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家人笑称公交车也是她的“挚爱亲人”,在她的带动下女儿也积极参与制作车厢文明标语,丈夫也大力配合。她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做到了家庭与事业的融合。每逢佳节,他们一家用节日挂饰、小红灯笼装点车厢,定期清洁消毒,打造温馨乘车环境;驾驶时坚持“马达一响,集中思想”的安全口诀,确保乘客舒适与安全。她所在的公交车组和线路打造了“102路品牌线路”和“102路劳动模范专线”,成为示范引领服务民生的前沿阵地,成为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劳模精神的“活动阵地”和流动的风景线。
“五心”服务,传递温暖
杨彦锋不仅是一名司机,更是乘客的“贴心人”。她经常帮助有需要的乘客,尤其是老人、孕妇和残疾人。她总是主动搀扶行动不便的乘客上下车,并为他们安排座位。她的细心和热情让乘客感受到温暖。在20多年的驾驶生涯中,她所驾驶的102路是银川市公交发车最早、收车最晚、班次最多、线路最长、客流量最大的一条线路。她经常说,社会是个大家庭,车厢也是个小家庭,一定要让乘客有宾至如归的体验,于是,她在车厢内设置便民箱,自制“口香糖回收盒”倡导文明乘车。同时还细心准备了针线包、口罩、雨披等物品和晕车药、创可贴、速效救心丸等药品,并根据季节变化适当调整,用温暖亲情营造“车厢家庭”。老师教学因材施教,作为司机,她也要因人而异,于是根据多年的驾驶经验她倾情打造出“五心服务法”:对待老年乘客一定要热情细心(搀扶、叮嘱“慢一点”);对待儿童乘客要呵护关心(提醒坐稳、避免磕碰);如有外地乘客就要真诚耐心(熟记138个站点周边设施,精准解答问询);针对特殊乘客更要尊重暖心(为行动不便者调整座位);而对普通乘客也是和气贴心(微笑问候、耐心等待赶车乘客)。她的“五心”服务,让乘客如沐春风。她始终把乘客满意作为标准,用热心、诚心、细心、真心服务乘客,安全行车百万公里零事故、零投诉,给同事无私分享节能降耗开车经验。在业余时间,杨彦锋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志愿服务,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送去关爱。她用自己的行动感染了身边的人,带动更多人加入公益行列。杨彦锋不仅在工作中尽职尽责,还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一次行车途中,她发现一辆私家车发生事故,司机受伤被困。她立即停车,拨打急救电话,并与其他乘客一起将伤者救出,直到救护车到达才离开。危难时刻显身手,她的行为展现了平凡岗位上的非凡勇气,她的行动不仅挽救了生命,更传递了社会正能量,体现了公共服务人员的责任与担当。她的勇敢行为更是赢得了广泛赞誉。
天道酬勤,赞誉傍身
从事公交驾驶工作20多年,累计安全行车超过100万公里,实现零事故、零投诉。善思善为的她还总结出“十九字节气法”(一查、二看、三配合,慢起步、柔加油,中速行、缓进站),每月节气300立方米以上,成为公司“节气明星”、节能标兵,带动全行业节能降耗。杨彦锋以平凡岗位诠释非凡奉献,通过创新服务、节能降耗、抗疫担当和党员先锋作用,成为银川市公共交通领域的标杆人物。她的故事展现了基层劳动者对职业的热爱与对社会的责任感,是新时代“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的生动体现。杨彦锋的事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2020年被评为“全国最美公交司机”、“自治区劳动模范”;2022年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2023年被评为“宁夏好人”、被推荐为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并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杨彦锋用平凡的行动诠释了不平凡的精神。她不仅是行业的骄傲,也是全社会学习的榜样。塞上江南一枝春!她就是贺兰山下绽放的铿锵玫瑰,正唱响着春天的故事。

作者简介 杜清华:女,汉族,中共党员,宁夏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师资专家组成员。2018年加入银川市作家协会,有随笔、小说、论文、散文、诗歌等作品见《六盘山》、《宁夏经济》、中国红十字报、银川晚报、宁夏日报等,在区内外各种征文比赛中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