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信息
文学照亮生活“大家谈”系列公益讲座之王岩森学术新著探讨读书分享会在银川举办
发布时间:2025/3/24 9:18:04


    “一直以来,王岩森老师都在尽心尽力支持《黄河文学》的发展,2023年开始我们的读书记栏目开始陆续编发王岩森教授的专栏,通过学术视角,重新解读张贤亮作品的文化意义,展现了文学研究对创作的深层阐释,这种研究方式既还原了作家的创作心理,也为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了理解作品艺术价值的钥匙。将学者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大众可读的文本,打破了学术研究与普通读者之间的壁垒。通过微观叙事重构文学史脉络。这种“以人带史”的写法,既展现了文学创作的现实土壤,也凸显了刊物在记录文学史活态记忆中的独特价值。”     


       3月22日,在由宁夏作家协会、宁夏文艺评论家协会、黄河出版传媒集团阳光出版社、银川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文学照亮生活“大家谈”系列公益讲座之“粮食与盐:文学创作与文学研究的互动关系——王岩森学术新著探讨”读书分享会上,银川作家协会秘书长、《黄河文学》副主编计虹说。        


       当天的活动,与会的作家、评论家和出版人以宁夏大学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的学术新著作《张贤亮文学年谱1936—2014》《他来了,又走了——张贤亮纪念文集》等与文学爱好者和读者进行了线下和线上分享。    


      “在人类生活中,粮食和盐相互配合,共同为人体提供营养和维持生理平衡。文学创作与文学研究也是如此,文学创作提供原始素材,文学研究则对其进行加工和提炼,反过来为文学创作提供理论支持和方向指引,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动文学事业的发展。今天大家谈从王岩森学术新著出发,探讨文学创作与文学研究的相互的互动关系,总结这么多年来我们宁夏的文学批评家和评论家们对宁夏文学的支持。”宁夏作家协会副主席李金瓯说,就像粮食和盐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一样,文学创作与文学研究对于文学的繁荣和传承也至关重要。它们共同构成了文学的生态系统,文学创作不断丰富文学的内容和形式,文学研究则为文学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历史借鉴,使文学能够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不断演变和发展。



扫一扫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