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银川作家刘占林的短篇小说集《腊月的雪花》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发行。该小说集收录了作者不同时期的短篇小说共23篇,所讲述的故事如同一幅幅细腻的生活长卷,以宁夏地区为独特背景,徐徐铺展了普通人的生活万象,深入挖掘人性的幽微之处,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度思考。
主题 多元交织下的生活百态与人性洞察 作品主题丰富多元,家庭、爱情、教育、医疗等现实议题相互交织,较为深刻反映社会转型期普通人的命运轨迹。《腊月的雪花》中,侯治庸的车祸成为家庭矛盾的导火索,利益纷争、亲情冷暖在这一事件中暴露无遗,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人性在困境中的多面性,既有自私冷漠的一面,也有在苦难中相互扶持的温情;《手术》通过主人公看病手术的曲折过程,展现医疗体系中的种种现象,引发读者对医疗资源分配、医患关系等问题的深入反思。
人物 立体鲜活的众生相 刘占林笔下的人物形象鲜明,个性丰富且复杂,宛如真实生活中的人物跃然纸上。《睡眠密码》里的黑裙姑娘,兼具温顺贤淑与勇敢执着,面对感情中的不确定,她始终坚守真心,展现出女性在爱情中的坚韧与包容;《乡村教师》中的梁龙,从对教育事业满怀热忱的青年教师,到因现实困境萌生退意,最终又在经历中回归初心,他的心理变化细腻且真实,生动地展现了乡村教师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与坚守,凸显出平凡人物在生活磨砺中的成长与蜕变。
情节 波折起伏中的生活真实 小说情节充满戏剧性冲突,以曲折的发展紧紧抓住读者的心。《中奖》中,吴奎意外中奖后的命运急转直下,从财富带来的短暂风光,到因人性弱点导致家庭破碎,情节发展既出人意料又符合生活逻辑,深刻揭示了命运的无常和人性的复杂;《不靠谱》围绕学校评优这一日常事件展开,文谦争取优秀公务员名额时遭遇的种种波折,生动展现了职场中的矛盾与现实,让读者深切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无奈与挑战。
地域与文化 浓郁地域色彩下的精神寄托 作品散发着浓郁的宁夏地域文化气息,作者对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传统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绘。从农村葬礼上的庄重仪式,到传统农事活动的生动呈现,这些地域文化元素不仅为故事增添了真实感和独特魅力,更成为书中人物情感和精神的寄托,承载着他们对家乡的深厚眷恋和对传统的坚守。
语言 质朴文字背后的真挚情感 刘占林的语言风格质朴平实,以最本真的文字精准地传达出人物的情感与内心世界。无论是亲情的温暖、爱情的甜蜜,还是生活中的苦涩与无奈,都能通过作者简洁而有力的文字引发读者的强烈共鸣,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与书中人物一同经历喜怒哀乐,深切感受到生活的温度。
刘占林,笔名红沙柳。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洪广营人。系宁夏作家协会会员、宁夏网络作家协会会员、银川市作家协会理事、贺兰县作家协会理事。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先后有作品在《世界华人文学》《朔方》《黄河文学》《椰城》《齐鲁文学》《宁夏文艺家》《全国教师小小说选》等报刊发表。已出版小说集有《春妹子》《永远的洪广营》等。《齐鲁文学》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