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信息
舞蹈《贺兰娃》登上中国文联舞台
发布时间:2024/8/12 9:44:31


       执美育之灯,以“舞动青春”点亮乡村“新乐章”。2024年7月30日,由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主办,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承办的“强基工程”2024中国舞蹈家协会“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汇报展演《我们在一起》在中国文艺家之家举办。由宁夏舞协、贺兰文联共同选送的作品《贺兰娃》,作为全国7个展演节目之一,圆满完成表演任务。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徐永军,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国内联络部主任谢力,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李昕,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挂职)、中国舞协副主席黄豆豆,中国舞协主席冯双白,中国舞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斌出席活动,与各全国文艺家协会、中国文联机关各部门、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等及孩子们一起观看了演出。中国舞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斌致辞,中国舞协主席冯双白讲话并对志愿者老师、舞蹈编导们和所有参加“美育工程”的人们的辛勤付出表达感谢。



     “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是由中国舞蹈家协会策划并发起的文艺志愿项目,以关注农村及偏远地区少年儿童的舞蹈发展、秉承每个儿童都可以享受平等的艺术教育的理念,量身定制的一套以舞蹈素质教育为主要手段的舞蹈美育工程。2021年,在贺兰县文联积极协调对接下,这项文化惠民工程正式落户贺兰县银光小学、铁西小学和欣荣小学,并由贺兰县文联牵头,组织贺兰县舞蹈家协会的一些优秀舞蹈家对学生开展舞蹈技能培训。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在丰富农村少年儿童文化生活的同时,也让农村孩子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艺术素质教育,取得一定成效。最终由贺兰县金贵镇银光小学的20名学生组成的演出队伍,作为全国各省市派出的七支舞蹈队之一,进京参加展演。



       贺兰县文联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着眼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用心提炼贺兰县特色文化符号,将贺兰风土人情与舞蹈相融合,由中国铁路文工团编导赵帅,宁夏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张伟编导打造了独属于贺兰文化的参演节目——《贺兰娃》,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李子燕、贺兰县舞蹈家协会秘书长李潇玲作为指导老师,指导学生掌握舞蹈基本技能、情感表达与团队合作。《贺兰娃》的创作背后也蕴含着这样一段故事:在开展“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调研时,调研组为汲取创作元素,来到了贺兰文创基地参观非遗工作室,在参观王永红黄河泥塑工作室时对此不胜喜爱,并激发出舞蹈创作新的思路与灵感。《贺兰娃》塑造了“乐淘娃”的形象,讲述了孩子们通过美育教育,在舞蹈中找到自信以及对生活的热爱的故事,充满童趣。整体编舞无论是基本技巧还是艺术表现形式,都将非遗与舞蹈相融合,以舞蹈的形式赋予非遗文化新的生命力,体现独属于贺兰的人文风情。



王永红“黄河泥塑”作品


       泥塑在舞中重生,在坚持里开花。展演当天,孩子们头顶黄河泥塑面具,踩着节拍婆娑起舞,用舞蹈讲述着“乐淘娃的故事”,舞姿灵动、轻盈,动作流畅又充满律动感,向观众展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契合当代审美需求,引发观众感悟与共鸣。让黄河泥塑这张“名片”亮起来的同时,也为农村美育工程奏响了“贺兰交响乐”。



       随着昂扬的音乐旋律,展演进入尾声,孩子们与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挂职)、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黄豆豆一同共舞《红领巾》。既表现出在中国文联的指导下,全国各地新农村的孩子们在快乐起舞中心手相牵、接续共产主义事业的凝聚力,也彰显出文艺志愿者们在“美育工程”中的无私大爱与奉献精神。



      “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旨在将文化惠民落到实处,关注乡村少年儿童的舞蹈美育发展,致力于缩小城乡儿童素质教育差距。今后,贺兰县文联将以此为方向,常态化开展美育教育工作;开展五项传习、五进校园、五大赛事工作;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为农村孩子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让文艺走进农村、走进学校。培养青少年儿童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青少年儿童树立“美的自信”,强化“美的表达”。以实际行动讲好贺兰故事,传播时代声音,培养新时代少年,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传承、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扫一扫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