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体人员在银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前合影
宁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们参观银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
为了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让在银川工作生活的外国朋友,能更近距离地感受中国传统节气文化,增进与中国艺术家的交流互动,加深热爱银川、宣传银川的美好感情,3月20日,正值2024年春分时节,由银川市文联、宁夏大学联合在银川市文艺工作者之家——银川市非物质遗产文化展示中心,开展了“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春分时节话节气”国际文化交流文艺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开场(银川市文艺志愿者协会王磊主持本次活动)
活动当日,银川市文联邀请宁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近30名老师和留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大家首先参观了银川市非物质遗产文化展示中心,观看了剪纸、麻编、口弦、泥塑、葫芦烙刻画、贺兰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
代晓宁致辞
银川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银川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代晓宁女士为此次活动致辞。她说:“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因此,我们要不断地深化中外文化交流互鉴,让一切文明的精华造福当今,造福人类。”她也希望这些留学生朋友们能够将他们参加此次活动所了解和体验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带回他们的国家,他们的家乡,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了解银川,从而架起不同国家、民族之间交流互鉴的文化之桥、和平之桥。
郭文斌分享“春分”文化内涵及中国节气文化意义
留学生们聆听讲座
宁夏文联主席、宁夏作协主席、著名作家郭文斌深入浅出地向在座的留学生朋友讲解了中国节气文化的特征,他指出中国节气与自然环境紧密关联,蕴含了丰富的农事智慧和生活哲学,不仅指导着农业生产,还影响着人们的饮食、起居和精神生活,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春分节气,更是十分重要,这一天昼夜平分,体现了中国古代阴阳平衡思想,在春分时节,人们祭祖扫墓缅怀逝去亲人,同时自春分开始,农民也开始忙于耕种,更多的人们也开始踏青郊游、放风筝、吃春菜等,总之,春分节气文化内涵深厚,既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又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艺术家们现场创作
银川市文联特邀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著名剪纸艺术家伏兆娥,宁夏书协副主席、宁夏青年书协主席、银川书画院院长范彦奎,中国书协女书家委员会委员、宁夏书协副主席、银川书画院专业书法家徐晓玲,银川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青年剪纸艺术家李剑现场创作春分文化主题的书法作品和剪纸作品。
留学生们体验写书法、剪剪纸
留学生展示自己写的书法作品
留学生们得到艺术家们赠送的书法、剪纸作品礼物非常开心
随后,外国留学生们兴致盎然地自己动手写书法、剪剪纸。艺术家们现场进行示范、辅导。
郭文斌向现场留学生们捐赠自己的新书、银川市文联向宁夏大学捐赠“春分”主题书法作品、 剪纸作品
活动最后,郭文斌向所有留学生赠送了他的新书《郭文斌说二十四节气》。同时,郭文斌、银川市文联秘书长秦斌与现场艺术家分别向宁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赠送了春分主题的书法作品和剪纸作品,宁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刘艳晖代表宁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接受了捐赠。现场每一位留学生也获得了小礼物——艺术家们现场创作的书法和剪纸作品。
留学生们一致表示,此次活动使自己获益良多,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近距离接触,十分开心。
再次合影留念
今后,银川市文联还将精心策划,开展不同艺术门类的面向在银川工作生活的外国朋友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让更多外国朋友因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更加喜爱银川,喜爱宁夏,喜爱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