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开场
2024年2月2日上午,银川市文联第八届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在银川金凤希尔顿欢朋酒店召开。银川市文联第八届主席团成员、全委会委员和文联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了会议。
会议书面传达学习了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中国文联十一届四次全会、中国作协十届主席团五次会议精神,自治区、银川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
李德超作工作报告
银川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德超同志代表银川市文联八届主席团,作了题为《守正创新 开拓奋进 务实推进新时代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工作报告,对2023年的工作做了全面总结,对2024年工作做了安排部署。
2023年,银川市文联在银川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联的有力指导下,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贯穿“做人的工作”和“推动创作优秀作品”全过程,聚焦国家重大题材,围绕乡村全面振兴、中国高铁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主题,创作推出文艺精品50余件,其中,文学作品佳作迭出,《西海固笔记》入选“中国当代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铁骨铮铮》入选“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阿娜河畔》入选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及多个版本“年度好书”、《神秘货郎担》入选“2023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月光下的兔子》入选《小说月报·原创版》2023年度精选集;作家我本疯狂(赵磊)获第五届茅盾新人奖·网络文学奖提名奖、杨森君获第五届“叶圣陶教师文学奖”金奖、田鑫获第二十届“百花文学奖”散文奖,展现了文学工作者勇攀文艺高峰的澎湃力量。美术作品《夏日恋曲》《美好新时代》《新土》《同心共筑》等10余幅作品入选国家级展览;多人次书法作品入展多个国家级展览;摄影作品《让路》入选第29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舞蹈《那一抹绿》入围第十四届全国舞蹈(群舞)展演,《我心中的河》荣获全国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戏剧《生死牌》入选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小戏《民心所向》荣获第九届“全国优秀小戏小品展演”优秀剧目奖;小品《马大爹的幸福生活》受邀参加第二届全国原创曲艺小品优秀节目展演;宁夏小曲《乡村振兴鼓干劲》登上全国各民族迎春大联欢晚会;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艺进万家 健康你我他”“我们的节日”等为载体, 广泛开展送春联下基层、秦腔演出、灯谜展猜、非遗传承等活动近200场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百姓日常。“爱要一起 文联万家”文艺志愿服务项目荣获中国文联第三届“时代风尚”学雷锋文艺志愿服务“最美文艺志愿服务项目”,摘得银川市第三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一等奖。相继组织“美丽宁夏”新时代生态文学创作活动、“黄河岸边读书声”银川市第六届“阅读之星”推荐活动、“强国复兴有我”首届银川群众戏剧节、“新时代山乡巨变”群众性摄影短视频大赛作品展、“家风家训廉洁文化”主题书法作品展、摄影全市巡展等大型活动10余场。
委员认真聆听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银川市文联将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首要任务,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贯穿“做人的工作”和“推动创作优秀作品”全过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发挥文联组织和专业两个优势,聚焦出精品、育人才、强服务三个目标,实施“全国生态文学创作基地”典型引路、文艺精品力作再攀新峰、文艺惠民提质扩面、文艺人才队伍孵化培育四大行动,奋力实现“文艺品牌打造、文艺作品提升、文艺服务优化、文艺人才培育、文艺新风涵养”五个新突破,以文艺赋能银川城市首位度和发展能级提升,为推进“五八”强首府战略 “九九攻坚突破”书写高质量的银川文艺篇章。大力实施“全国生态文学创作基地”典型引路行动,实现文艺品牌打造新突破。将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全国生态文学创作基地实践点”,以点扩面辐射带动, 强化品牌建设;积极争取并举办“大美银川”全国生态文学周、全国生态文学理论创作培训班等,推出一批有品质的生态文学作品、产出一批有价值的生态文学研究成果、形成一批有特点的生态文学活动,努力把银川打造成“中国生态文学之城”。大力实施文艺精品力作再攀新峰行动,实现文艺作品质量提升新突破。把握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10周年等重大节点,持续实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等工程,推出一批文艺精品力作,讲好银川故事,夯固文化底座;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新时代山乡巨变”系列文艺创作展览(展演)活动、银川市第一届“山河壮美石榴红”艺术作品大展、银川书画院学术年展、第七届“书香银川 阅读之星”推荐、首届银川市油画作品展等活动,塑造典型形象,讴歌时代精神,凝聚人心,引领风尚,共同书写文艺繁荣、文化强大、文明兴盛的时代华章。大力实施文艺惠民提质扩面行动,实现文艺服务优化新突破。实现“三级联动”,优化文艺志愿服务环境,深化文艺演出、培训讲座、教育推广为一体的志愿服务,激发“强基工程”热效应,把文艺志愿服务工作经费纳入2024年银川市文联重点工作财政预算,通过实行“分片包干”、组织“结对帮扶”、创新“名家示范”等八大措施,推动“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行动落地落实,让“爱要一起 文联万家”如文艺春风温暖千家万户,构建文艺为民、惠民、乐民最美风景线。大力实施文艺人才队伍孵化培育行动,实现文艺人才培育新突破。办好第五届“贺兰山文艺奖”评选活动,鼓励中青年艺术家举办个展、联展,组织迎战备战全国重大展赛展演的分层次、精准化培训;成立并建设好银川市“文艺工作者之家”,打造优秀文艺作品孵化地;加强改进对协会理事会的履职和考核管理;加强对知名老艺术家的联络服务,探索实施“名家带徒”机制,形成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组织好“‘向下扎根 向上生长’——与‘文艺两新’面对面”系列媒体见面会第二季活动。深入实施“文化数字化”工程,打造服务文艺工作者的“网上之家”。强化党的领导,实现涵养文艺清风正气新突破。牢牢掌握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权,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正向引导工作机制,弘扬“爱国、为民、崇德、尚艺”文艺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守好文艺传播舆论和网络主阵地;深化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文艺维权工作;持续加强廉洁风险防控、廉洁文化建设,巩固拓展“四强”能力作风建设,推动文艺生态焕发新气象。
秦斌宣读委员变更情况通报
银川市文联秘书长秦斌同志宣读《关于银川市文联第八届委员会委员变更情况的通报》。因工作变动,孙燕、唐荣尧、曹德玲、张宏荣4位同志不再担任银川市文联第八届委员会委员,变更杨咏、郝春花、邓晴3位同志为银川市文联第八届委员会委员。
张时荣宣读通报表扬决定
银川市文联副主席(不驻会)张时荣同志宣读《关于对2023年度银川市文联系统工作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行通报表扬的决定》。会议决定对2023年度银川市文联系统工作成绩突出的灵武市文联等8个集体和陈博等62名个人予以通报表扬。
代表发言
金凤区文联副主席李婧、灵武市文联主席王晓梅、银川市作协主席杨咏(阿舍)、银川市摄影家协会秘书长勉春红,文艺工作者代表陈博、陈若苑先后做了交流发言。
会议要求,银川市广大文艺工作者 一要讲政治明方向。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为我们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作为文艺工作者,要自觉用习近平文化思想定向导航,领悟好把握好蕴含其中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并转化为推动文艺创作的强大力量,切实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真理之“矢”去射新时代文艺文联工作之“的”,确保银川文艺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二要讲担当善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时代同频共振,是文艺文联工作的基本职责和内在要求。银川市委十五届十次全会发出了实施“五八”强首府战略、推进“九九攻坚突破”的动员令,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奋斗者、追梦人,每一份力量都不可或缺,每一份贡献都弥足珍贵。希望银川市文艺工作者主动入场、担当作为,把“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作为文艺创作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深入基层、服务人民,从人民群众的火热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汲取营养、提炼主题、萃取题材,精心打磨每一件作品、倾情投入每一场活动、全力做好每一次服务,以新故事、新形象、新旋律、新风格描绘银川发展盛景,激发全民创新创造活力,赋能银川城市首位度和发展能级提升。三要讲创造开新局。创新是文艺的生命。2023年,银川市文联以“跳起来摘桃子”的精气神,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动“全国生态文学创作基地”落户银川、成功打造“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示范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银川样板建设,全面完成了银川市委创新承诺制各项目标任务。2024年,希望银川市广大文艺工作者们能保持势头不减、劲头不松,以“国字号”基地落户为契机,坚持守正创新、集成创新,用好中华文化这个大IP和大宝库,进一步提高艺术本领,促进创意手段相结合、内容形式相融合、生产传播相聚合,在各艺术领域推出一批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扛鼎之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开拓文艺高质量发展的新境界。四要讲团结聚合力。力量源于团结、事业成于奋斗。2024年,银川市摄协、银川市书协、银川市剧协等协会组织了大量主题鲜明、亮点突出、深受群众喜爱的展览展赛、基层培训、志愿服务等,取得了不俗的反响,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个人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也感悟到了一个团队所凝聚的进取精神、强大力量。立德树人的人,必先立己;铸魂培根的人,必先铸己。作为文艺工作者,银川的文艺作品要具有引领作用,银川文艺工作者要首先做到修身守正、立己铸己,永葆赤诚之心,弘扬行风艺德,把个人才情融入伟大事业,才能更好地达成整体艺术目标的实现,才能形成个体无法实现的蓬勃的艺术创造力。
本信息采用的照片由银川市摄影家协会李本建、黄云霞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