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银川文艺界坚持把“学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将解决问题、推动发展、服务大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真抓实干中推动主题教育落地生根,真正以新作为、新突破、新气象回应期待,让主题教育硕果累累、实效满满。
银川市“强国复兴有我·新时代山乡巨变”群众性摄影、短视频大赛作品展现场
一是坚持创新创优,打造银川黄河文化品牌。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力黄河文化传承彰显区建设,出版“黄河书系”第一辑,持续做好“对话黄河”“生态散文专辑”等栏目策划及优质作品邀约,3篇刊发作品入选“中国2022生态文学榜单”;成功举办2023“美丽宁夏”新时代生态文学创作两个阶段活动,30余位全国知名作家、编辑等齐聚银川书写银川生态故事,首家“全国生态文学创作基地”成功落户银川。举办“绿水青山在银川”全民摄影作品展、“黄河文脉·银川—洛阳”书法作品交流展、“我与父亲山的故事”有奖征文等活动,用文艺的方式唱响银川生态保护之音。
“共祝中国梦·温暖农村娃”2023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少数民族舞蹈课堂
二是坚持奉献精品,文艺创作成果再攀新高。今年以来,银川市文学作品《西海固笔记》入选“中国当代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铁骨铮铮》入选“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西域诗篇(诗集)》荣获第五届叶圣陶教师文学奖金奖,《小偷(外一篇)》获第二十届百花文学奖散文奖,《黄河的礼物》等被《中国2022生态文学年选》收录;《夏日恋曲》《美好新时代》《新土》等数十幅作品入选国家级美术、书法等展览,以文艺精品擘画新时代的精神图谱。
三是坚持自信自强,推进“双创”银川样板建设。以“我们的节日”为载体,广泛开展送春联剪纸下基层、网络展览、秦腔演出、灯谜展猜、非遗传承等文艺实践活动60余场次。深化“爱要一起 文联万家”新时代文艺文明实践行动,用好银川韩美林艺术馆、贺兰山天籁艺术村等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文艺志愿者服务基地,常态化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文艺志愿服务活动50余场次,组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商圈、进社区、进企业活动30余场次,受众近万人次,让文艺百花园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强国复兴有我 · 新时代山乡巨变”文艺走基层摄影公益培训活动
四是坚持培根铸魂,擦亮“美育银川(乡村)”品牌。发挥文联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打造“美育银川(乡村)”品牌,组织文艺志愿者下沉永宁县闽宁镇园艺小学和武河小学开展公益舞蹈培训,累计辅导80次,受教师生100余名,使得“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示范校”成功落地银川。精心策划组织第六届“阅读之星”推荐活动、第两届自然之光公益儿童戏剧节、2023首届银川群众戏剧节、2023年银川市“强国复兴有我·新时代山乡巨变”群众性摄影短视频大赛作品展等活动100余场,在送文艺演出、送美育帮扶等实践式、体验式活动中擦亮“美育银川(乡村)”品牌。
五是坚持团结引领,促进“文艺两新”健康成长。围绕银川“文艺两新”发展课题,赴遥剧场、贺兰山天籁艺术村、砚家班相声社、永宁县闽宁镇、西夏区昊苑村等开展调研20余次,把握工作规律,找到破题办法。创新策划“向下扎根 向上生长——与‘文艺两新’面对面”系列媒体见面会第一季活动,受到中央、区市媒体的广泛关注报道,增强“文艺两新”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研究制定《银川市“文艺两新”培养扶持办法》(讨论稿),加大对“文艺两新”的培养服务力度,最大限度地团结引领“文艺两新”听党话、跟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