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银川市文联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召开银川文艺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主题交流座谈会,50余名文艺骨干汇聚一堂,就如何深度挖掘、研究、传承和发展文化进行了交流研讨,提出了许多可持续、可发展、可借鉴的想法和建议。现将部分文艺家的发言予以选登,以期抛砖引玉,为大家更好地学习和领会提供启迪和思考。
陈丽娟(灵武市文联副主席)对于一个写作者而言,不光有写作能力,还要有博览群书的坚持,不断吸纳新的文化活力,守正而不守旧、尊古而不复古,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弘扬优秀文化,摒弃落后文化;要重温经典,继承传统,持续更新知识储备,进一步打开创新空间,在创造性转化中实现创新性发展,创作出有分量、有说服力、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积极践行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王媛(金凤区文联副主席)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新形势下,心系群众不是纸上写、嘴上说,而是真正体现在行动中,我们要抓住“做人的工作”这个核心任务,充分发挥文艺工作者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艺术实践方面的指导引领作用,以文艺的方式培养基层人才,持续助力乡村振兴、民族团结、文明城市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等工作;我们要在短视频、大数据、AR/VR等新技术层出不穷之际,扩充自己的文艺理论知识库,不断精进自己的文艺创作能力与功力,做到理论与实践、艺术与技术的有机结合,不断提升文艺精品的创作积累;我们要引导和帮助文艺工作者创作生产出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地方特色和个人风格的优秀文艺精品,用心用情用功感悟人民的伟大实践,努力做人民心声的“代言人”。
蒋海淘(灵武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新时代文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思想引领、更坚实的理论支撑、更深邃的文化内涵、更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作为一名书法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深悟透,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对书法传统与文化,坚持古为今用、守正创新;要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为时代和人民放歌,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中间;要沉潜文化传统,感受时代脉搏,将书法寄情抒怀的表达方式与记言录史的社会功能相结合,用翰墨书写中国故事、宁夏故事和银川故事,让书法这一中华文化的瑰宝在新时代大放异彩。
牛旭(银川市朗诵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创新融合多种艺术形式,势在必行,用声音去讲述作品背后所承载的故事以及传统文化,用声音让大家去感受每一幅精美的画作,用声音去诠释舞蹈家每一个优雅动作背后的初衷……,通过文化的输出和推广,让更多的人因为文化而热爱这座城。青年文艺家有着蓬勃的创造力,要勇于拼搏、守正创新,把“小我”与“大我”统一起来,引导人民在参与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播散下文化的种子,让人民从文艺的旁观者变成文艺的主人公,让文艺之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吕薇(银川市杂技家协会副主席)作为杂技艺术工作者,要坚持守正创新,创新是杂技的生命,创作出更多老百姓满意的精品力作是我们的使命;要在表演上力求精益求精,杂技本能的东西不能丢,得有扎实的基本功,难度、技巧、特色一定要保持下去,就像大树一样,根扎得深才会枝繁叶茂;要保持住自己最单纯美好的信念,不被鱼龙混杂的市场和浮躁的社会所带偏,积极参与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人民满不满意高不高兴作为检验自己艺术追求的最高标准。
兰喜喜(银川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作为一名文学创作者,要走出书斋,去基层调研采风,改变圈子化的倾向,重新打开自身的广阔天地,更要多翻书、勤思考,注重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从中汲取丰富的养分;要始终站在地域文化与文明的精神高地上去研究、理解、书写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这样才能使文学作品具有应有的思想厚度、历史深度和精神宽度;要坚守坐冷板凳的静气,发扬守正创新的锐气,坚定文化自信的心气,为时代和人民创作出更多闪光之作、暖心之作,为历史的天空增添一抹闪烁梦想和希望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