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姬虹,中共党员,国家一级演员,自治区拔尖人才,银川艺术剧院青年导演,银川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
第一次参加文艺志愿活动,刚开始接收到这个任务时心里还在嘀咕有没有什么很特殊的地方,只是觉得去上课就好。只需用心教学员们能跳舞就可以了,教她们练软开、会跳剧目、作品就行。
可实际车开到了永宁县闽宁镇这个地方看了看周边的环境,我的天还有这么偏的地方啊,这里还有学校?到达武河小学里看到一张张天真无邪的小笑脸、懵懂充满渴望的小眼神,我的心里一颤,我瞬间觉得我要教的不单单是跳舞,是动力、是精神、是情感寄托,我要教她们体会舞蹈的快乐,教她们感受自己身体带给她们的自信,教她们感知舞蹈音乐带给她们的释放!此时此刻我的身份升华了,因为她们给予我圣神的使命。
有一个小学员观察了我好久突然开口对我说“老师你会劈叉吗”一时间之间我都不知如何回答,劈叉这对于我们来讲是多么容易且没有挑战的环节。可是对于小学员们来讲似乎是遥不可及的。
“学舞蹈会很疼、很累!你们可以吗”
“可以,可以,老师你要相信我们。我们真的很想跳舞,从来没有想过学校会开这样的课,太开心了。”
李亚莉,全俄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家协会注册,中国民族民间考级中心优秀教师,中国特长生教育发展联盟金牌教师。
从小我的梦想是当老师,看着我老师们的样子我也幻想未来我的模样,长大后我成为了她们,这个光荣而神圣的角色。在城市化的课堂里我的角色模式化、标准化、复制化,在这里稍微不一样她们带给我的冲击力更震撼。像知心大姐姐走进她们的生活,像太阳照进心田,像雨露滋润大地。
所以要用我的实际行动引导她们积极、活泼、开朗、乐观、向上。
让我重新定义反思我的角色,在以后不管什么样的课堂,面对的授课学员我应该如何“教”。怎么教的会更好、怎么教能“身心合一”、怎么能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下学到知识内容,输出高能质量。所以在这次活动结束后我还要带着这些问题不断实践,不断探所,不断反思,不断学习。
徐梦媛,入党积极分子,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优秀教师,外国民族民间舞注册优秀教师。
我低头看了看孩子们破了洞的小袜子,身上破旧的衣服,暗自流泪。她们没有见过舞蹈鞋、舞蹈服装是什么样子,这让我心里酸酸的,也许是在城市里习惯了没有来到过偏远地方,她们看着让人心疼。
就这样我们互相认识,互相了解达成舞蹈共识!
小小的教室,大大的世界。每个教室里三十多个孩子整整齐齐按照志愿者老师的要求站立四横排,努力的不错过志愿者老师说的每一个字。
因为是第一次练舞蹈很多学员对于“站立”的感觉不好,肋骨外翻、塌腰撅屁股、缩脖子、耸肩等各种问题。问题的出现放慢了上课的节奏、进度。对每一个小学员的动作、问题一一调整纠正。随着课时的积累、不间断的训练基础的站姿问题改善很多,走在校园里一眼看出是舞蹈社团的学员。

陈若苑,毕业于北方民族大学,持北京舞蹈学院教师资格证,中国舞蹈家协会教师资格证,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师资格证。从事舞蹈教育行业多年,有较高的教学经验。多次参加“寻美大赛”“小荷花杯”“少儿春晚”等比赛并获得优秀教师奖。
在学期内我们志愿者老师每堂课都会从基础、单一的站姿、坐姿、压脚背、勾绷脚等一套的基本功练习目的是从根本上改善受训学员体态、软开度、肌群基本能力的提升,达到初级学舞蹈的要求。课时不断累积从单一的基本功过渡到教授复合型的基本功组合,再教舞蹈片段。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们配合度很高只是身体受限,所谓的脑袋瓜清楚,身体不清楚协调不上这样的问题。教学时志愿者老师们会一遍一遍的讲解,一遍一遍的示范,给每一个孩子摆动作、分解动作,让肌肉产生记忆。在舞蹈教学中注重科学性,注重运动量,动作幅度和舞蹈编排符不符合孩子的年龄段,生理特点。舞蹈基本功是枯燥,缺乏趣味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会注重编排,用活泼节奏感强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