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春季学期,闽宁镇的孩子们迎来了新学期,也迎来了新的变化。一群热爱舞蹈的小朋友,终于有了可以学习舞蹈的课堂,这是今年银川市文联创新突破工作承诺的的重点任务之一。
梦想与需求的完美交互,孩子们的舞蹈梦落地生根
2023年,银川市文联履行创新承诺制,重点打造“新农村舞蹈美育工程示范校”,力争“中国舞蹈家协会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落地银川,这项工作也得到了自治区文联“圆梦工程”的关注和支持。市文联主席代晓宁一直有一个美育银川的梦想,希望通过艺术教育,让群众从艺术中得到心灵滋养和精神营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的追求,为银川这座文明城市的精神大厦添砖加瓦。而文联最富有的就是艺术家,让具有专业水准的文艺工作者去到最有需要的地方,既是为广大艺术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搭建平台,也是引导艺术家践行“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文艺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文艺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于是,"美育乡村"的计划应运而生。
年初,银川市文联组织舞协的专家会同永宁县教育局的专业人员,通过座谈的形式了解需求,确定工作方案。在支教活动进行期间,市文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多次前往闽宁镇进行调研,了解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给予项目支持,也给了孩子和志愿者很大的精神鼓舞。
调研过程中,听到代主席对孩子们的鼓励,园艺小学的音乐老师樊雪云一度感动落泪,作为母亲,作为老师,她亲历着这个活动给孩子们带来的积极改变。这个舞蹈课堂,引出了孩子们心灵深处对于肢体表达的渴望。每到周一,孩子们就会早早问她,这周四的舞蹈课能不能如期进行,跳舞成为了平淡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星光。活动最初,上课的大多是五六年级的孩子,秋季学期开始,由于高年级课业压力比较大,参加舞蹈课堂的孩子就调整成了低年级的学生,有一位五年级的小朋友对此很不满,还手写了一篇小作文“控诉”这个调整。
爱心与热爱的双相奔赴,春风化雨结下深情厚谊
方案商定后,4名志愿者每周单程60公里的舞蹈支教任务就开始了。忙完上午的工作,有时候饭都来不及吃,就要匆匆忙忙驱车前往闽宁镇.每周四下午,是孩子们与志愿者的舞蹈之约,孩子们走进了舞蹈的美妙天地,志愿者也收获了一箩筐的感动,从羞涩怯懦的小朋友,到化着妆穿着舞蹈服在舞台上绽放自信笑容的小舞蹈演员,舞蹈课堂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这群孩子们。而文艺志愿者们,接触到与她们平日里教学工作中接触不到的一群完全不同的孩子,工作者的使命感和价值感油然而生,孩子们期盼的目光赋予了她们神圣的使命。
在舞蹈教与学的互动下,情谊也在慢慢萌芽。城里来的气质优雅又温柔可亲的小姐姐,用耐心和专业浸润着孩子们的心。有的支教志愿者,因病不能继续支教工作,孩子们依依不舍,时常询问,媛媛老师好点了吗,什么时候可以回来给我们继续上课啊。文艺志愿者们也深深牵挂着这些孩子们,市舞协副主席姬虹因伤没能亲自前往9月的比赛现场,但依然记挂着孩子的表现,不断通过电话询问着比赛进展,给予实时指导。她也希望,能把孩子们送上今年银川市少儿春晚的舞台。
爱心与感动的相互激发,艺术家的目光聚焦闽宁
市影视家副主席刘纲听说了我们的支教项目,主动要求前往闽宁镇进行拍摄,用镜头纪录下这个故事的感动;市志愿者协会主席张韬了解到这个项目,在5.23中国文艺志愿者服务日,组织志愿者前往武河小学、园艺小学,为孩子们带去更加丰富的艺术体验;在银川市志愿服务大赛的现场,这个和舞蹈有关的故事也感动了在场评委,获得了路演现场最高分。
今年六一,永宁县“童心向未来 筑梦新时代”首届青少年艺术节上,大家欢呼雀跃,第一次化上厚重的舞台妆,第一次穿上美丽的演出服,第一次站在舞台上享受聚光灯的闪耀和观众的注目,9月26日,在永宁县2023年第四届乡村学校少年宫优秀成果展演大赛上,园艺小学的孩子们获得了第六名的好成绩,虽然与前五名就可以进入全市总决赛在银川剧院表演的机会失之交臂,但他们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明年一定可以站上那个更耀眼的舞台。